當前,南方早稻處于抽穗至灌漿期,華南、西南、江南中稻和東北單季稻處于分蘗至拔節期,長江流域單季晚稻處于移栽至分蘗期。由于前期水稻病蟲發生態勢嚴峻,各植保部門高度重視,加大防控力度,有效降低了田間蟲源基數,早稻遷飛性害蟲發生態勢有所緩和;但因南方陰雨天氣偏多,稻瘟病和稻紋枯病防效偏低,發生程度和面積重于、多于上年同期。雖然目前水稻病蟲總體防效明顯,但早稻后期稻飛虱仍存在威脅,各植保部門仍需加強監測,做到“糧食一天不到手,蟲口奪糧一天不放松”。
一、遷飛性害蟲
稻飛虱在華南、江南早稻區中等至偏重發生,在華南、江南、西南南部中稻區中等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893萬畝次,與上年同期接近。6月份以來,稻飛虱仍持續遷入,遷入范圍進一步北擴至長江流域。其中,6月上旬在江南和西南東部稻區監測到千頭以上的稻飛虱同期突增峰,6月中下旬在華南和江南稻區監測到千頭以上褐飛虱遷入峰,長江中下游稻區陸續監測到百頭以上白背飛虱遷入峰;遷入蟲量雖較5月份有所減少,但同比增加41.5%;當前遷入褐飛虱占比14.4%,較5月份增加9.4個百分點,但同比減少16.6個百分點。經各地有效防控,華南、江南早稻田蟲量明顯得到控制,一般百叢蟲量300—800頭,高的1500—3500頭,局部未防、漏防田塊高達萬頭;江南中稻田蟲量上升迅速,一般百叢蟲量150—300頭,高的400—1100頭。
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江南早稻區中等發生,累計發生面積4629萬畝,同比減少4.8%。6月初和6月下旬在華南西部、西南東部和江西西部稻區監測到單燈百頭以上誘蟲峰,誘蟲量比5月份增加55.7%,同比增加7.0%。華南和江南早稻區田間畝蛾量一般300—500頭,高的1500—2500頭;畝幼蟲量一般2000—7000頭,高的1萬—3萬頭;江南西部中稻田蟲量上升迅速,畝平蛾量680頭,是上周的3.4倍,畝平幼蟲量達4800頭,高的6000—8000頭,田間卷葉率為5%。
二、流行性病害
稻瘟病在華南、江南和西南稻區總體中等發生,局部老病區感病品種偏重發生,累計發生面積862萬畝次,同比增加4.6%。6月中下旬華南、江南早稻陸續破口抽穗,此期間華南、江南陰雨天氣偏多,穗頸瘟發生明顯重于上年同期,發生面積78萬畝,同比增加64.2%,病穗率一般0.1%—0.5%,高的2%—5%,江西泰和等地局部高達54.6%。江南、長江流域中稻、單季晚稻稻葉瘟擴展較快,病葉率一般2%—6%。
三、常發性病蟲
二化螟在江南、長江中游、西南北部稻區中等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85萬畝次,同比減少11.1%。一代二化螟在江南、長江中游南部稻區陸續進入羽化期,發生基本穩定,田間畝幼蟲量一般300—900頭,高的3000—5000頭,枯鞘率一般2%—5%;江淮流域一代二化螟正處于發生盛期,畝幼蟲量一般400—800頭,重于上年同期。稻紋枯病在華南、江南、長江中游早稻區偏重發生,江南西部局部大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109萬畝,同比增加2.2%。稻紋枯病在華南、江南早稻區處于垂直擴展期,病叢率一般20%—60%;江南、西南和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處于水平擴展期,病叢率為10%—20%。
四、下階段趨勢分析
據中國氣象臺預報,未來十天,華南北部、江南、西南東部降水偏多4—8成,江南高溫天氣得到緩解,利于此區域水稻病蟲的發生發展,各地植保部門仍應加強監測。另外,西北太平洋將有2—3個臺風生成,對華南、江南早稻區水稻遷飛性害蟲的北遷比較有利,江南中稻、長江流域單季稻區應密切關注病蟲發生動態,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