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發生的趨勢和規模是可以預測的,而通過早預測,及早防治,可以將蟲害威脅降到低,更有助于推動綠色植保工作的開展。但是病蟲害預測的前提是要開展病蟲調查和統計,因此利用病蟲調查統計器來實現統計、分析自動化、標準化,是當前農業病蟲害調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布局全年防蟲計劃,有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利用病蟲調查統計器開展病蟲害調查的佳時期是在春季萬物復蘇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逐漸變暖,害蟲也在開始復蘇。植保人員這個時候深入田間地頭利用病蟲調查統計器開展進行各類作物病蟲越冬死亡率調查。以棉花、玉米等大宗農作物蟲情調查為例,病蟲調查統計器調查的內容涉及棉花、玉米等大宗農作物多種病蟲及蝗蟲卵存活情況,再結合氣象因素綜合分析,就能夠統計出春季病蟲越冬后存活率,植保部門根據以往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程度,編寫各類作物病蟲害長期預報、預測及病蟲動態,通過網絡,及時發放到各鄉鎮,提醒廣大種植戶積應對、及早預防。
病蟲調查統計的作用就是為病蟲預測、預報、預警、研究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資料,是技術人員能夠客觀、準確的預測病蟲的發生規律。而病蟲調查統計器的作用,就是為了將病蟲調查統計簡單化,方便調查統計人員,減輕他們的負擔,并通過數據存儲,將有用的信息保存下來,方便技術人員調用,因此可以說,病蟲調查統計器為布局全年防蟲計劃,提供了有價值的數據依據,是計劃制定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