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手機上出現了關于解決作物病蟲害的微信平臺或APP。體驗了下,都宣稱發1張圖(或幾張)+1段話,就可以解決病蟲害問題。說實話,就我個人來講感覺很不錯,能學到不少知識(這里也真心感謝辛苦為別人解答的技術專家們)。但是看久了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一.對誰有用?
先看真實場景:一張圖傳上來,各專家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解決辦法,我是看的津津津有味。但看完一想,不對啊,怎么有5個答案,可以用10種藥劑,提問題那個人怎么辦呢?對于想解決問題的種植戶來講,能發言的都是專家啊!他該信誰的,又該用那種藥呢?我估計沒問前他只是疑惑,問完后他可能直接崩潰。我想種植戶要的沒有那么復雜,他也不用把原理什么的搞那么清楚,他只是想要一個答案而已。出來10個答案,對他而言不是答案而是災難。不信大家多潛水看看,都是一群業內人士在越辯越明,說白了就是農技專家、農資業務員、懂技術的經銷商、有技術基礎的好學者受用了。簡言之,對有農技基礎的人有用,而對種植戶沒有直接解決問題。
二.能解決問題嗎?
先,從照片本身就有存在很多疑問,(撇開蟲害、草害不談,因為這個容易辨別,種植戶難的恐怕是在病害,下面就都以病害來說。)
1.顏色是否準確
如果偏色,病害癥狀的辨別就會出偏差,但如果在室內或是大棚用手機拍照,容易出現偏色。不要說種地的大叔大媽們了,就是我們這些離了手機就像丟了魂一樣的所謂城市文化人,有幾個能弄清楚色溫、白平衡、焦距的。
2.是否拍清楚了
不得不承認現在拍照越來越簡單了,但要拍一張清晰的可以用來診病害的圖片往往沒那么簡單。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上個月貴州一個客戶咨詢辣椒的病害,結果發了至少20張照片,要么把長滿老繭的大手拍的毫發畢現,要么把沾滿泥巴的大腳拍的活靈活現,病斑就是拍的一塌糊涂…后實在沒辦法了,叫他侄女來才拍清楚(因為小女生都經常玩自拍的,呵呵)。再讓她拍個正面特寫、背面特寫、全株表現、整片狀況,整整花了兩個小時,那豈是抽袋煙功夫就能搞定的。
3.是否典型癥狀
不然專家些費神費力給他弄清楚了,尼瑪拍的不是主要癥狀,種植戶按照指導去買的藥豈不誤事,他不但要說我們不行,怕是還要罵娘滴。
4.前置條件是否清楚
比如:是哪里種植的?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天氣情況怎樣?用過藥沒有?用過什么藥?什么時候用的…等等等等。我在國內某知名農資網站上看到”蔬菜病害的遠程診斷”所需的前置條件多達20項,還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正確的診斷還需要作詳細和系統的檢查。乖乖,額滴神,估計把這些弄清楚了作物恐怕離死不遠矣。
觀點:
1.對有農技基礎的群體,在線診斷有用。對那些連真菌細菌、蚜蟲紅蜘蛛、單子葉雙子葉都弄不清楚的人(如一般種植戶),起不了作用。再者說現在的藥劑基本都比較廣譜,比如費盡周折辯清楚了是霜霉還是疫病,結果兩種病都可以用一種藥,有必要嗎?對于一般常見的病蟲害,還是得本地懂技術的人員能解決問題,因為氣候、用肥用藥情況、田間管理水平等前置條件他非常清楚,普通的直接解決掉,他拿不準的,在線咨詢下,解決問題。
2.在線做農技基礎知識普及,列舉作物典型病蟲草害圖譜、癥狀描述及常規解決辦法和常見的藥劑,讓種植戶具備常見病蟲害用藥常識,不被忽悠足以。就像我們平時感冒發燒什么的,在線上看下用什么藥能解決問題,做到心里有數,再到藥店買藥就不會被忽悠花冤枉錢一樣。能做到這一步,對廣大種植戶來說就是實用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