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變成“團銷”,相同的組團辦法,卻創造出不相同的作用。近來,從鹽城市鹽都區大岡鎮獲悉,該鎮佳富村家庭農場的蔬菜許多還長在田里,就現已被預訂了,家庭農場的農人們因組團出售蔬菜瓜果,嘗到了甜頭。
“團銷蔬菜不光省勁,還省心。”某菜農點著交售上市的玉指葡萄所得的一疊鈔票激動地說。
又到了玉指葡萄采摘的時節。從前這時,鹽都大岡鎮佳富村菜農都要為出售西瓜、青豆、西紅柿、葡萄等四處奔波,有時早晨4點就開端裝運到菜商場搶早市。而如今,組成家庭農場的菜農只要天天早上到村出售協會去報一下采摘數量,將采摘的葡萄、青豆等交到協會,就可以等著拿錢了。談起這些改變,菜農一臉驕傲。村里其他菜農,也對“團銷”蔬菜十分滿意。
據佳富村黨支部書記介紹,今年以來,為了徹底解決菜農賣菜的難題,躲避商場風險,村黨支部成員一方面與上海、姑蘇、南京等地的蔬菜出售公司簽定蔬菜收買合同,引導菜農開展訂單農業;另一方面由村黨支部牽頭,依照“支部引領、干部創辦、黨員帶頭、大眾主體、協會運作”的機制,成立了大岡鎮佳富蔬菜合作社出售協會,加強本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對“團銷”蔬菜實行保護價收買。佳富村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活躍表現黨員、干部的演示帶頭作用,約請本村栽培大戶和科技演示戶介紹蔬菜管理經驗,并請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教授技能,調動了廣大農人栽培設備蔬菜的活躍性。
“團銷”蔬菜還有一個優點,種菜農人的品牌意識增強了。即使低毒、低殘留農藥,菜農也不敢用,根本采取生物治蟲,還在田間掛起許多殺蟲燈,綠色環保蔬菜、有機蔬菜都是大岡菜農心中想打造的品牌,他們期望自個的好蔬菜能引來外地的蔬菜經銷商,賣出個好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