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溫回升后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田間病蟲害也進入多發期,要重點防治小麥紋枯病、白粉病、銹病、紅蜘蛛、麥蚜等病蟲害。
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在冬前零星發生,播種早的田塊會有一個明顯的侵染高峰,早春小麥返青后隨著氣溫升高、田間郁蔽度增加,病情發展加快,病株因輸導組織受損導致千粒重降低,重病株往往失水枯死,田間出現枯白穗。春季陰雨天氣多的年份小麥紋枯病常發生重。返青拔節期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時期,拔節后用藥防治效果較差。可選用井岡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藥在早晨露水未干時對準麥苗基部噴霧防治,注意用足水量,每畝用水量不少于50公斤。紋枯病發生較重的田塊,可隔7~10天進行第二次防治。
白粉病 典型癥狀為病部表面覆有一層白色粉狀霉層,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春季氣溫回升快且有一定雨水時常發病嚴重。當田間病葉率達10%時應及時用藥防治,可選用烯唑醇、丙環唑、醚菌酯等藥噴霧。
銹病 雖然小麥種植品種多為抗病品種,但在菌源充足和春季雨水多時仍有可能引起銹病流行。以葉銹較多,病葉正面出現近圓形橘紅色粉皰(夏孢子堆),病斑小,不規則散生,后期在葉背散生暗褐色橢圓形的粉皰(冬孢子堆)。田間銹病病葉率達5%時,可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等藥噴霧防治。
紅蜘蛛 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紅蜘蛛發生,受害小麥葉片出現黃白色小點,植株矮小,發育不良,嚴重時干枯死亡。麥壟單行33厘米有蟲200頭時,就需要用藥防治。可以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15%噠螨靈乳油、40%氧樂果乳油等藥噴霧,有水澆條件的田塊可以結合麥田澆水降低其發生量。
蚜蟲 開春后氣溫回升快、雨水適宜時會重發。多集中在莖、葉和穗部刺吸危害并排泄蜜露,影響光合作用,被害處出現淺黃色斑點,造成葉片黃化,甚至整株枯死。百株蚜量超過500頭時及時用藥防治,可以選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啶蟲脒乳油、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等藥噴霧防治。


